《新聞1msata+1》2013年12月6日播出《發展既粗放,如何少排放?》,以下為內容實錄:
  節目導視:
  這裡是上海,霧霾讓“魔都”變霧都,阿凡達要在上海拍嗎?這是結婚是杭州,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許仙站在“杭州斷橋”上,卻找不到白娘子。這裡是南京,舉頭望天空,低頭找口罩,南京存霧霾,比鄰若天涯。全國空氣質量   最差十城市,九個地處江浙滬。
  江蘇省宿遷房屋貸款市民:
  霧太大了,找不到家,只能用這個衛星澎湖民宿導航來找家。
  解說:
  華東為何也成空氣污建築設計染重災區。
  市民:
  我是從北京想躲開比較嚴重的霧霾到上海定居,我看也不遜色於北京。
  科技部部長 萬鋼:
  要靠大家的努力,政府要承擔責任,企業要推動創新,轉變產業結構。
  解說:
  《新聞1+1》今日關註,發展既粗放,如何少排放?
  評論員:
  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就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北京持續不散,伸手不見五指的霧霾,讓很多生活在其他城市,尤其是生活南方城市的人們,對北京是深表同情,甚至也暗自慶幸,幸虧我不住在這裡。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僅僅是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到了下半年,尤其是進入了年底的時候,霧霾就已經擴散到了東北和江南地區,這裡的霧霾比北京,應該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兩天,在南京、在杭州、在上海,霧霾都是異乎尋常的嚴重,我們先去那裡看一看。
  解說:
  持久不散的霧霾,可以讓一個城市付出沉重代價。過去5天,南京市的每個市民都在為一場措手不及的霧霾買單。從昨天開始,南京市不得不對全市中小學和幼兒園採取停課措施,但是對很多雙職工家庭來說,停課後孩子誰來帶,成了家長們頭疼的問題。在南京,某小區,幾個家長只能把孩子集中安排在一個叫樂樂的孩子家中,由樂樂的爺爺奶奶來看管,老兩口也臨時上陣成了孩子們的老師。
  孩子家長:
  老師要背的幾個課文,等一會兒叫他們輪流每個人都背一次。
  解說:
  雖然停課通知及時傳達給了所有家長,但是為了給實在無法看管孩子的家庭提供便利,很多學校仍然開放,以便安置這些學生。
  南京市五老村小學校長 張遺民:
  跟食堂也講過了,反正是肯定保證他們,(到校)能夠看書、學習、吃飯。
  解說:
  紅色級別下的霧霾,也讓南京市很多醫院呼吸科的病人陡然增加。雖然學校停課了,但一些家長卻又不得不帶著孩子去看病。
  本臺記者 莊園:
  這裡是南京市兒童醫院,現在是中午的12點整,按照往常現在應該是一天當中門診量最小的時候,但是我們在現場卻看到前來排隊取號的家長依然是非常的多。
  孩子家長:
  現在外面空氣不好,到處都是霧(霾),包括大人都會生病。
  解說:
  面對嚴重的霧霾,一個城市的各個系統無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這樣的霧霾,如今也已經不再是北方城市的專利。此次中東部地區的霧霾,已經讓江浙一帶數十個大小城市,都陷入了被動。上海在過去的5天內,兩次啟動重度污染預警。和南京一樣,雖然上海的城市交通、醫療和教育系統也採取了一系列應急措施,但效果卻並不明顯。
  司機:
  霧霾太大了,我們司機在路上開車不好開。
  解說:
  本來大多在京津冀地區盤踞的霧霾,已經成為了全國性的問題。據中央氣象臺統計,僅在12月的4天時間里,我國已有25個省區市,不同程度地出現過霧霾天氣。
  評論員:
  在人們的意識裡面,總是感覺到這個霧霾是屬於北方的,因為北方的重工業比較多,而南方往往是人們印象中那種風景秀美的地方,但是這回讓人們沒有想到的是,進入11月以來出現污染最重,而且是範圍最大的這個霧霾,是發生在華東地區,我們不妨來看一下。11月,我國中東部在線的霧霾天氣涉及到的地方,你看有重慶、廣東、雲南,還有江蘇、安徽、浙江,像這些地方,大家都會說這都是好地方,平時大家旅游都喜歡到這些地方去,聞一聞新鮮的空氣,但為什麼這些地方現在也是霧霾這麼重。我們再看具體的數字,他們有的地方霧霾天是5天,有的像浙江達10到15天,有的地方還超過15天。再看跟往年同期的時候相比,江蘇、安徽東部、浙江北部、河南中部,天津、河北這些地方霧霾的天數要偏多5到10天,其中江蘇大部分都偏多10天以上。那我們在感慨中東部地區霧霾嚴重的同時,應該看到霧霾已經不再是屬於特殊地方的一些偶然的現象了,它已經是一個全國性質的問題。那我們還有這樣的一個數字,可以來看到霧霾有多嚴重。你看,這是10月到12月的一些情況,在10月的時候東北出現了大範圍的霧霾,涉及到長春、沈陽、哈爾濱,都出現的是重度,甚至嚴重污染級別的污染。到了11月的時候,以北京為例,北京城區12個環境評價點,有10個點的空氣質量是五級重度污染,而且有的地方,達到了6級嚴重污染。進入12月初,就是剛纔您在短片中看到的,上海、江蘇等地,出現的非常嚴重的污染。這些出現在中東部地區的霧霾現象,對於那個地方的城市來說,應該說是應對起來的時候就有那麼一點點的無措,他們是怎麼應對的,我們不妨去看一下。
  居民:
  確實蠻糟糕的,我是從北京想躲開比較嚴重的霧霾,到上海定居,我看也不遜色北京吧!
  解說:
  躲開了北京,霧霾卻追到了上海。嚴重污染下發出我已經看不到對床的舍友,只因為昨萬晚沒關陽臺門這樣調侃的,也變成了上海的網友。而南京的網友也不甘示弱,早上我一拉開窗帘,還以為自己突發白內障。這裡是上海,這裡是南京,這裡是杭州,這裡是合肥。為應對持續多日的嚴重污染,華東多地都啟動了應急預案。
  今天上午8點,南京市環保局發佈數據,南京市空氣質量指數高達363,空氣質量等級為六級,處於嚴重污染狀態,大氣污染紅色預警仍然維持,中小學繼續停課一天。上海今天出現了本周第二次六級重度污染天氣,上海市氣象局繼續發佈霾橙色預警,上海周邊多個高速道口處於封閉狀態。昨晚6點起,上海再次啟動了重度污染預警措施,浙江、杭州決定提前頒佈杭州市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事情,該預案近日已通過市政府原則同意,將於近期正式實施,這將是浙江首個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
  解說:
  近一個月江蘇省環保廳,已經對空氣污染髮出了四份緊急通知,要求嚴重污染的城市要採取大排放企業階段性停產,限制車輛行駛,加強路面寶潔,工地管理等多方面應急措施。但從具體實施看,一些城市的應急還有改進之處。
  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 張祥志:
  我們城區可能還稍微管一點,你一旦出去了,像我們到隧道然後到機場,它那邊的工地全是裸露的,全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我覺得如果能把工地真正管起來,我們的空氣質量不會那麼差。
  解說:
  霧霾天氣影響著大家的身體,考驗著政府的效率。受霧霾天氣影響,近兩天南京周邊部分高速公路實施交通管制,昨天南京海事局還發佈了禁航通告。
  南京海事局通航處副處長 楊恆傑:
  11月份以來,我感覺霧霾的天,和以前有點不一樣,就是它會持續很長時間,這邊本身就擠壓了不少船,源源不斷再有船進來的話,它就有可能導致事故。
  解說:
  蘇、皖、浙、滬,持續5天,面對中東部地區嚴重的污染,很多人在問,這些讓人難受的霧霾,到底從何而來。
  評論員:
  在應對霧霾的時候,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辦法,但是霧霾的到來確是沒有地域的,那就牽涉到了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去聯防聯治地去應對這個霧霾。接下來我們就連線一位專家,她是來自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的副研究員張瑩,張瑩你看在很多人的這種印象裡面,像中東部地區,浙江、上海,還有江蘇是不應該發生這麼嚴重的霧霾的,但是它發生了,你覺得這個發生本身,說明瞭一個什麼問題?
  張瑩:
  首先這裡糾正一下大家的認識錯誤,從我們長期觀察到的霧霾歷史數據來看,應該說從全國大範圍的霾的分佈來看,除了京津冀地區是霧霾的多發區以外,像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包括長江重中游的一些地區,都是霧霾的多發區,但是像目前這樣一種大規模的嚴重霧霾個天氣,還是比較少見的,而產生霧霾的原因,主要還是跟這些地區的經濟社會活動和人員消費相關,這也反映了這些地區的產業佈局過於集中,污染物排放強度比較高的問題。
  評論員:
  另外一個問題,張瑩,我們都知道從京津冀我們知道,要聯防聯治,但是具體到很實際的問題,因為它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自己的考慮,也有自己的經濟發展的水平等等,各個情況應該說是不一樣的,那麼在聯防聯治,說到聯的時候,怎麼去把各方面都不一樣的這種行政區劃能把它聯合起來,共同去面對霧霾這個問題。
  張瑩:
  我覺得聯防聯治,或者聯防聯控已經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了,但是從現在各地的實際工作來看,大多數還是屬於起步摸索的階段,還需要更多的實際工作。儘管我們國家現在已經確定了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在內的,他是十二五期間的聯防聯控重點區域,但是這些工作要落到實處,必須要看到更多實質性的行動計劃作為保證。比如說,像工作開展的比較早的京津冀地區的聯防聯控聲勢比較大,但是由於內部的經濟發展不平衡,所以在一些具體的減排,人員消費控制的目標分解方面,還是存在爭議。現在的情況看更多的還是北京、天津、河北,都是各自在進行相應的工作,缺乏一個互相合作,或者一個長期性的整體規劃和具體的行動計劃,需要儘快地建立一個跨地區性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治委員會,來協調區域內的行動和意義等。
  評論員:
  好,感謝張瑩。稍候我們會有更多的問題給你,剛纔我們也說到這個問題,由於各個地方,他經濟發展的水平並不相同,因此在面對同一個目標的時候,可能自己用的力,付出的這種代價也不見得一樣。但是我們從短片中看到,當每一個地方都遇到這種嚴重的霧霾天氣,當他霧霾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呼吸的時候,聯防聯治的這種步伐能不能加快一點呢?說到這在十九世紀英國在經歷工業革命的時候,英國作家狄更斯,對於這樣的一種倫敦的煙霧有過這樣的描寫,他說那是一種侵入人心深處的黑暗,是一種鋪天蓋地的氛圍。那麼這樣的一種描述,應該說當描述今天我們所處的環境的時候,應該說也不是特別為過。
  在1952年的時候,英國遭遇了煙霧事件,那件事情給英國人一個很大的警醒。那麼,從那個時候開始,英國人開始治理他們的環境,那接下來我們就聽一位來自英國的專家,他是英國國家跨境大氣污染評估委員會的主席大衛·福勒的看法,他剛剛參加過一個中英PM2.5與霧霾污染防治的高端研討會,聽聽他怎麼說。
  大衛·福勒:
  (比起英國)中國受到空氣污染的城市顯然要多得多,因為中國很大。但是如果你按逐個區域來對比,其實很多城市和英國以及其他國家在50、60年代的污染狀況有相似的地方。英國的許多地方在50、60年代的空氣污染,主要是由硫化物排放造成,城市和鄉村都是這樣,所有城市加起來大概有50萬人,因此受到困擾。首先我們做的,是改變人們家裡的供暖設備,把燒煤變成天然氣。第二個措施是把城市裡的供電廠關停,讓他們建在郊區,這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但是需要時間。
  評論員:
  治理霧霾當然並不是環保部門一個部門的事情,他需要多方聯動、多地聯動,那怎麼才能夠從根本上去治理大氣污染的問題,我們繼續關註。
  解說:
  今年9月,北京有161萬多人參加了汽車搖號,而中簽編碼只有一萬八千五百五十三個,中簽難度為1比87,然而這個中簽比例註定會在明年再創新低。因為從明年起北京市小汽車搖號指標將從每年的24萬個,縮水至15萬個,而這也正是霧霾之下催生出的一項新措施。事實上,今年以來各地都在推出霧霾治理措施,6月浙江發佈大氣污染防治2013年實施方案,提出在全省範圍內,嚴格煤炭總量控制。天津,僅在今年就相繼關停了440家重污染企業,年內還將淘汰鋼鐵水泥產能369萬噸。在河北,作為污染重災區,計劃在年底前拆除約3.5萬台燃煤鍋爐、小鍋爐、茶爐、爐窯等。
  國家發改委改革委副主任 解振華:
  實際上採取這麼多措施最終的目的,最後解決空氣質量改善的問題,一個是減煤,(第二)是控車,控車實際上是減少石油的消耗,第三是降塵,如果把這幾個措施實施到位,空氣質量會得到改善。
  解說:
  減煤、控車、降塵,治理霧霾我們將用多長時間,見到成效?今年6月科技部部長萬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事實上在整治空氣污染方面,中國也曾經有過成功的經驗。2008年奧運會時,北京為了實現藍天達標的承諾,累積投入了1200億元人民幣治理空氣污染。在2008年8月,奧運會舉辦的16天內,北京市共有10個一級天,刷新了十年來的最高水平。2008年奧運會期間,北京的汽車單雙號限行,最大的污染源首鋼,五座高爐中有四座關閉,萬鋼提到的這些措施,在當時可謂立竿見影,然而這大概並不是可以常態化的選擇。
  科技部部長 萬鋼:
  有的朋友提出,倫敦有排污費的制度,你們能不能執行。也有人說,奧運的時候搞過單雙號,你們能不能執行,這都是在研究的過程。但我覺得最終解決問題,要靠我們調整產業結構,要靠減少排放的科技支撐,要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
  解說:
  萬鋼說,從科技技術角度上治理霧霾是有解的,事實上這也是許多人的共識,只是在與霧霾抗爭的道路上,還有許多困難需要面對。
  中國還是個發展中國家,正好是在爬坡階段,解振華:
  中國還是個發展中國家,正好是在爬坡階段,所以我們也面臨著發展經濟、消除貧困、改善民生、保護環境、應對氣侯變化多種挑戰。
  萬鋼:
  要靠大家的努力,政府要承擔責任,企業要推動創新,轉變產業結構,科技要貢獻力量,每個人都做出自己的努力。
  評論員:
  霧霾從錶面上看起來是一個空氣的問題,但是它實際上所折射的是一個經濟發展的問題,霧霾的這種污染,它的來源是非常複雜的,它涉及到工業、農業、建築,然後還有交通,再包括我們日常生活等等等等。應該說每一個方面都對霧霾是有所貢獻的,那如果我們現在的發展方式不加以改變,就目前這麼發展下去的話,那麼霧霾的擴散,應該說也是在所難免的。
  就像國家發改委的副主任解振華講過的這麼一句話,他說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正在爬坡階段,我們面臨發展經濟、消除貧困、改善民生、保護環境、應對氣侯變化的多種挑戰,那實際上,我們現在是壓縮了發達國家走過的幾百年的路程,因此他們遇到的很多問題,也就壓縮性質地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發展經濟和享受到這種宜人的、宜居的環境,是不是就真的不可調和的。
  接下來,我們繼續連線張瑩,張瑩你看,一直有這種觀點,說要是保護環境,讓我們能夠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可能就要把經濟發展要讓它減速,讓把它壓下來,你是不是同意這樣的一種觀點。
  張瑩:
  我覺得目前這樣一些的環境問題,已經直接和居民的健康息息相關了,我個人覺得現在已經到了必須要改變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不能夠再繼續過去那種粗放型的,以犧牲環境資源委代價的一個發展老路的時候了,但是我們現在在做發展還是環境這樣一個選擇題的之前,首先要保證就是我們的各種行動,一定要落實,確保能夠解決在執行這些問題,解決環境問題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障礙,現在我們目前可以看到,每個地方都有方案,有措施,但是真正能夠落到實處的時候,可能就跟最初的想法有一定的距離了。
  比如說,在11月份的時候,我也看到一個關於四川成都在網上,關於當地的霧霾治理應急預案的一個民意調查結果報道,發現當地只有四成的民眾贊成他在重度污染的時候,對私人汽車進行單雙號的一個限行,這樣就說明一個什麼問題?說明當公共利益和個人的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可能大家會傾向於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來考慮這個問題,當然這隻是一個案例,汽車尾氣並不是造成霧霾現象的一個決定性的因素,但是這個案例它反映的事實是在治理霧霾,治理環境的各個環節,它都可能會涉及到複雜的多方的一個利益的競爭和博弈。比如說,在解決霧霾要調整產業結構,他可能涉及到要關停一些落後的產能,要把一些重污染的產業轉移到其他地區,這可能會對當地的經濟發展,對當地的就業產生不利的影響。而調整能源結構,它可能會涉及到能源價格水平的提高,這樣又會對民眾的生活產生影響,怎麼樣去平衡和解決這些問題,保證這些措施和投資能夠確切地取得理想的成效是非常的關鍵和重要的。前面我也聽到報道,就是從國際經驗,不管是英國的倫敦還是美國加州地區,他在面臨這樣類似的霧霾問題。
  評論員:
  我打斷你一下,因為剛纔我們說到一個是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這樣的話題,我們不妨再聽聽來自英國的專家他怎麼說?
  大衛·福勒
  從長期看來,並不是治理空氣,就一定要犧牲經濟增長,如果你看看歐美國家,過去30年空氣治理的歷史,他們的空氣在越來越好,但是他們的GDP在增長,這並代表改變不需要代價,但中國的(經濟)增長非常快,其實你們並不需要付出所有的增長,但你們的付出將直接見效於環境更美好。
  評論員:
  其實說到底,治理霧霾從科技的角度萬鋼說了並不難,難就難在是否有決心。
  好,這就是今天的節目,再見。
(編輯:SN04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k03ckhw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